小組教材分享
信仰建造談委身/阮琦賢 牧師
經文:彼前二:4~5;9/弗四11~16
4主乃活石,固然是被人所棄的,卻是被神所揀選,所寶貴的。5 你們來到主面前,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,作聖潔的祭司,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。
2:9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,是有君尊的祭司,是聖潔的國度,是屬神的子民,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,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。
11他所賜的,有使徒,有先知,有傳福音的,有牧師和教師,12為要成全聖徒,各盡其職,建立基督的身體;13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,認識神的兒子,得以長大成人,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;14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,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,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,飄來飄去,就隨從各樣的異端。15惟用愛心說誠實話,凡事長進,連於元首基督;16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,百節各按各職,照著各體的功用,彼此相助,便叫身體漸漸增長,在愛中建立自己。
引言:牧者的話(張茂松牧師)牧師:教會有問題我可不可以換教會?
壹、 委身教會?為什麼?
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強調個人主義,一些基督徒也深受這種思想影響,於是就出現了“孤獨的基督徒”——他們從一間教會跳到另一間,或者只是偶爾去一下教會。他們覺得,自己在家讀經、禱告就行了,不用委身教會。甚至不參加教會,也能成為好基督徒。這種觀點,正確嗎?
必須如此,非常必要
教會是神的殿,是神工作的地方。基督徒只有委身在教會裡,和教會弟兄姐妹一起生活,才可能真正認識教會,以及教會的工作,才能不以錯誤的觀點評論教會。
有些人說,從理性的角度出發,委身教會是沒有必要的。我並不認同這句話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認識教會要用信仰的眼光,不能單用人的理性。
信仰不能和愛心分開——信仰是個人的行為,愛心則是對其他人採取的行動。人若不委身教會,是可以實現一部分信仰的,卻無法去愛教會中的人。
基督徒不只要委身基督,也要委身教會。要成為基督徒,第一步是相信耶穌,第二步是加入並委身教會。第一個決定帶來救恩,第二個決定帶來團契生活。
通過教會,基督徒的信心能更好地表達出來。神呼召每一個人,叫他(她)具有信心,信心存在於每個個人心中,但這些個人並不是孤立的信徒,他們的信心,要通過團體而產生。新約聖經提到“彼此”或“互相”超過50次,包括我們要彼此相愛、彼此代禱、彼此鼓勵、彼此勸勉、彼此服事、彼此教導、彼此接納、彼此榮耀、彼此擔當、彼此饒恕、彼此順服等。要做到這些,必須委身在教會裡。
一、教會,到底是什麼?
舊約聖經沒有“教會”這個詞,與它相近的詞是“耶和華的會”,對應的希伯來文是קהאל,可譯為“會眾”。新約中,“教會”的希臘文是εκκλησία。קהאל和εκκλησία這兩個詞,都有招聚的意思。我們可以這樣理解:教會就是上帝所呼召出來聚集的一群人。
舊約中的教會,是指以色列民的聚會(《民》14:5“摩西亞倫就俯伏在以色列全會眾面前”)。在新約裡,耶穌在《馬太福音》16:18說,“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” ,這是新約第一次提到教會。在後來的《使徒行傳》和使徒書信中,“教會”一詞就普遍使用了。
教會就是神揀選出來的一群人,是過去、現在和將來屬於神的一群人(《弗》1:22-23,3:21;《西》1:18)。
教會是信徒的團體,是神的子民以團契的方式生活在一起。神在教會中工作,但教會不是神。神是創造者,具有全知、全能的特性;教會是受造者,由一群有罪的人組成的。教會依靠神存在,需要全心仰賴神,並等待祂的最後救贖。
二、教會是基督徒生命目的,也是蒙恩途徑
基督徒的生命的重要目的,就是連接於基督的身體──教會,委身於她。如果基督徒都委身教會,遵行聖經教導,對外宣講,服事人群,全心愛神,並愛人如己,神的國就會臨到教會中,我們在地上就能體驗與神的親密團契。這是天國的預表,也是基督徒的終極目標。
基督徒相交,早在初期教會就已開始,例如,基督徒在苦難(《徒》4:23)、禱告(《徒》2:42)、傳道事工(《徒》4:31)、聖餐(《徒》2:42)及聚餐(《徒》2:46)中,彼此相交, 建立關係。基督徒相交的生活,包括擘餅、禱告、重擔同擔、彼此建立、彼此勸勉、合一等。這表明,基督徒是彼此相屬、相互依存的。這樣的關係,只有在信徒委身教會時才可能實現。
《約一》1:3:“我們將所看見、所聽見的,傳給你們,使你們與我們相交,我們乃是與父並祂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。”
《約一》1:7:“我們若在光明中行,如同神在光明中,就彼此相交,祂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。”
上述這兩節經文告訴我們:基督徒是和天父和基督耶穌相交的。基督徒彼此相交,也可解釋為間接與神和基督相交。我們只有委身在教會,才能與其他基督徒相交,並與他們一起分享屬神的生命。
在基督裡與其他主內弟兄姐妹相交,也是我們蒙恩的途徑。《弗》4:16說:“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,百節各按各職,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,便叫身體漸漸增長,在愛中建立自己。”教會中的信徒靠著基督聯合在一起,按著自己的恩賜和功用,彼此幫助,就能叫基督的身體──教會,漸漸長大。在彼此的愛中,我們就能得到造就,就能長進。
小結:
如果我們想做“孤獨的基督徒”,存著孤芳自賞的心態不肯與其他信徒相交,我們的靈性會受到極大的損害。聖經中關於基督徒生活的教導,大部分是以教會整體而不是以個人為對象。
我們參與和委身教會,不僅是為了自己的靈命長進,也是為別人的需要而貢獻自己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可以讓基督的身體漸漸成長,使神國更快在地上實現。
貳、委身的定義:
關於委身的定義,你若搜尋網頁,可以找到很多的相關資料,但在當代英漢字典中它為委身訂下了三種意義:
1、遵行某一個行動的承諾。
2、一份責任。
3、忠誠於某一個思想或行動。
「委身」有屬世觀點及聖經觀點兩方面的意義。「委身不只是相信,更是決心遵行所信的。」西格相信:「委身是堅忍的決心與行動,遵行自己傳遞給別人的信息。」所以我們可以從這三種定義來看基督徒的委身:
- 委身於基督
根據舊約律法(shari'a),希伯來人替希伯主人打工六年後,主人就要釋放他,不僅如此,更應該厚待僕人,讓他可以重新開始自立。
我假設當年限到了,每個僕人都想重獲自由的;然而在律法裡,我們看見有奴僕站在岔口,面臨抉擇,他可以自由出去,但也可以有另一個選擇,申命記15:16-17寫道:「他若對你說:我不願意離開你,是因他愛你和你的家,且因在你那裏很好,你就要拿錐子將他的耳朵在門上刺透,他便永為你的奴僕了。你待婢女也要這樣。」
我們與基督同行的人都面對同樣抉擇,可以離開愛我們的主自己過活,又或者留在祂那裡讓祂照顧,活出祂為我們設計的生命。作奴僕只是個比喻,其實委身於主才是真自由。基督不以人為奴僕,卻稱我們為朋友。你願意請耶穌「刺透耳垂子」嗎?願意向祂獻上─或再獻上─一生嗎?委身於主,包括所有人際關係、時間、做事優次、家庭,和你自己,也可能會帶來痛苦、迫害、監禁,甚至殉道。
耶穌在馬太福音13:45-46講比喻說:「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,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,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,買了這顆珠子。」耶穌自己就是那顆重價的珠子。假如我們來到父神面前,問祂:「這顆珠子多少錢?」神說:「你全部財產。你有多少?」我說:「我戶口裡有點錢,還有點股票、債券。」「還有呢?」神問。於是我列出明細,包括我的車子。「還有呢?」祂再問。我只能說:「就剩下我自己,還有老婆孩子。」祂就說:「將你所有都寫進合約裡吧。」我把所有都給祂,包括我自己整個人,沒一點留下不給;然後轉身準備離開。
然而神說:「你要好好照顧家庭,因為你妻子是我女兒,你的孩子是我的孩子。我將我的車子、金錢、股票、債券,還有你寫進合約裡的東西,全都委託你,現在你不再是擁有者,而是管家,替我管理財產。」跟隨耶穌得付很大代價,得付出生命中所有,包括每一段關係。你願意將一切都降服於主嗎?你可願意給耶穌寫下禱文,告訴祂,為何你選擇永遠做祂的僕人?
二、委身神的話
聖經有66卷書,舊約39卷,新約27卷;有近40位作者參與,歷時1,500年。最妙的是,66卷書既統一又連貫,都以耶穌基督為中心,舊約盼望祂來臨,新約則記錄祂到世上來、並一世紀信徒的事蹟。保羅寫道:「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,於教訓、督責,使人歸正,教導人學義,都是有益的。」(提摩太後書3:16)66卷書都是神所默示,都由聖靈在不同時間藉不同作者的手寫下。這節經文提出四個理由,說明聖經為何這麼重要,這是用以:
教訓。聖經是真理標準(furkan),是尺度、是非的標準,讓人知道該信甚麼,該做甚麼、不做甚麼。
督責。我們走錯路了,神的話能使人知錯,引人回正路。
歸正。聖經讓我們知道該何時、如何悔改認罪,與神與人緊密契合。
教導人學義。聖經不斷教我們怎樣做才正確,使之成為習慣。
你也許覺得聖經裡有很多內容不易弄懂,所以很難以此為真理標準;其中有些內容你慢慢自會明白,但有些事情,可能到你面見神那天才弄懂。無論如何,若你還不肯定是否以聖經作為真理基礎,這是很危險的。沒有標準,你會茫然不知所措。
你可曾決定委身於神話語,以此為真理標準?這可是個重要決定,助你走正路,在自動行人道上走向父神。然而我想你明白,光知道聖經真理並不足以解決人生所有痛苦,你必須經歷這些真理,以此取代舊有信念,才有效的。
三、委身神的家
前面我提過「基督的身體」,作為基督的跟隨者,我們都是這身體的部份。新約聖經用另一個比喻形容神的大家庭,說我們都是宏偉建築的材料─用以建造聖靈的殿之石。
「你們來到主面前,也就像活石,被建造成為靈宮,作聖潔的祭司,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。」(彼得前書2:5)
埃及的獅身人面像的石塊給切割得那麼完美準確,都嘆為觀止。巨石塊運往工地之前,工人花了那麼多工夫,切縫要很直,平面得磨滑,才能造殿。都預備好了,工人就把巨石塊放到適當位置。
神也是這樣,以祂的子民─就是你我─為活石。然而我們不像建築用的石材,並非切割好才運到工地,卻是先與其他石塊一起砌好成牆,才慢慢把稜角磨平,讓靈宮的活石互相砥礪。還沒有打磨就給置於牆上,這也是個打磨過程。神在我們裡面運行,使我們更像基督。有時候,祂會藉別人的話鼓勵我們;有時用困境、甚至用人來磨鍊。箴言27:17說:「鐵磨鐵,磨出刃來,朋友相感,也是如此。」
你不會用香蕉皮來磨刀的,困境與難纏的人是神的磨鍊工具,使我們更像基督。
曾經有一次訓練,我還記得最後一次接受訓練的情境,他說相合神要處理我三方面的軟弱。那次訓練我們讀到約翰福音15章讀出經文:
「我是真葡萄樹,我父是栽培的人。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,他就剪去;凡結果子的,他就修理乾淨,使枝子結果子更多。…我是葡萄樹,你們是枝子。常在我裏面的,我也常在他裏面,這人就多結果子;因為離了我,你們就不能做甚麼。」(約翰福音15:1-2, 5)
「凡結果子的,他就修理乾淨,使枝子結果子更多。」這節經文很吸引我。我知道因為自己能結果子,神才修剪,好使我結果子更多。有時候,神會用其他信徒來修剪我們。
朋友,你可願意聽別人說實話?或是你與人保持距離,總讓人對你恭恭敬敬的、不敢冒犯你?神會用種種方法模塑你,別錯過這些機會了。若你還沒有參加小組,現在就物色一個成員背景相近,大家志同道合的小組吧。
神使我們為「活石」,想我們接受自己的位置。要成為石牆一部份,我們可能害怕從此失去個性,沒有魅力了;又或者有人認為自己應處於更重要位置。但活石並不是要展覽讓人看,而是為了建造靈宮,應該由聖靈決定給我們甚麼恩賜,處於哪個位置。基督掌握最終計劃,知道哪裡最適合我們。有的信徒功能很明顯,有的則比較隱藏,但大家都很重要的。
我們今天討論三種委身:(1)一輩子作耶穌門徒;(2)以聖經為真理標準;(3)成為神家裡忠心一員。你若想在自動行人道上走,享受神所賜豐盛生命,就要決心委身。這會讓你走在正道上,這三件事,大概是你這輩子重要的決定了。
思考問題
阮琦賢 編撰
- Worship敬拜:
二、Welcome破冰活動 你是屬於我的–(可自由預備破冰方式)
目的/信息:彼此分享更加了解
道具:大塊的遮布(床單或任何大塊布)
步驟:
- 先選出一人協助主持人拿布,並將布舉高過頭
- 將剩餘的小組員分成AB兩組
- 兩隊各派出一人到布幔面前安靜不做聲
- 當喊一二三將布慢放下時要在最快的時間內喊出對方的名字
- 被喊到的人要到對方的小組裡
- 進行一段時間,看哪組人數多哪組就獲勝了!!
三、Word信息討論:
- 你讓基督「刺透耳垂子」了沒有?換言之,你是否決定把整個人委身基督?還沒有的話,是甚麼事情攔阻你了?
- 你是否已委身,以聖經為真理之源?為何會作這決定?還沒委身的話,是甚麼事情阻你了?
- 生命裡可有誰能與你互相砥礪?神可有用人際關係磨鍊你?
- 別人容易對你說真話嗎?
- 你可在靈宮裡找著自己的位置?作為基督身體一部份,你自覺有何恩賜?
- 以上問題可以擇一回應分享)
- Work彼此代禱
- 為彼此所分享的感恩祝福。
- 為教會建堂建設及奉獻代禱。
- 為國家40天守望關心代禱。